带你品味温和的理性
《末日松茸——资本主义废墟上的生活可能》
作者: [美]罗安清
【推荐语】罗安清以松茸为线索,串起了在俄勒冈废弃工业林、日本里山、云南雨林里生活着的人,以及他们背后关于越战、关于日本经济腾飞和在东南亚的经济殖民、中国林权变革等一系列全球性事件。借由一种依靠干扰和缠绕在看似无望的生境中生长的蘑菇,我们看到了一群在高度不确定性中游走的人、一个处于资本主义攫取式掠夺支配下的世界,以及一种通过理性和人道的方式应对生态危机的可能性。
罗安清的文笔清新而优美,充满了对环境与人物细节的描写,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即便在理论化的时候,我们也能从这种文笔中获得阅读的快乐(“我们仍然可以探索这片断井残垣上枝蔓丛生的边缘——这些资本主义的准则、规模化和废弃种植园的边缘地带。我们仍然可以捕捉到潜在的公有地气息,还有那若隐若现的秋之芳华。”)阅读本书也是一场疗伤之旅。作者花费大量笔墨讲述那些背井离乡、带着战争创伤的越战老兵如何在伐木业造成的废土中寻找松茸。松木和松茸亦然,它们可以在工业化制造的焦土上奇迹般地生长。他们的故事似乎就是我们所生活的这一片资本主义废土的隐喻。只要抛弃对普遍模式的追求,我们仍留有以多样化、本土化和个性化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可能。
道德形而上学奠基》
作者: [德]康德
【推荐语】康德的墓志铭刻的是他在《实践理性批判》中的名言:“有两样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深思索,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奠基》就是对道德的沉思。帕菲特说,在这本“仅仅四十页如烟花倾泻”般的作品中,康德贡献了“比起几个世纪所有的哲学家来更多的新的、也更丰富的思想”。像他在认识论中所做的那样,康德在道德哲学和规范性哲学中也进行了一场深刻的哥白尼式革命。直到今天为止,康德的革命性贡献仍是激动人心的,但远未得到充分发掘。阅读康德是不容易的。他的书如此引人入胜,却又如此无趣和晦涩难懂,有些主张甚至是令人“恼怒”的,让满腔热忱的读者深感“沮丧”甚至放在一边不再过问。但一切伟大的思想似乎都是如此。夏夜里与爱人一起沐浴清风仰望明月,不需要努力就让人沉醉。而更辽阔的斑斓星穹,则让人敬畏甚至眩晕,需要孤往的勇气、对真理的不可遏制的热忱和与崇高匹配的毅力。大学时期最浪漫的事之一,或许就是留一个暑假给康德。不论结果如何,许多年以后,你都可以对自己说,在过去的某个夏夜,我曾仰望过星空。而经过星空洗礼的灵魂,将会一生被星空所牵引。
《人论》
作者:[德]恩斯特·卡西尔
【推荐语】这两部书的篇幅虽然都不大,但是,只要有闲暇,我都会略微翻阅一下,既是为了打发时光,同时也有把玩的心理,就像文玩家摆弄核桃或葫芦。先说《人论》。它的作者卡西尔是德国的犹太人,生于1874年,早年受学于柯恩,后来执教于汉堡大学。希特勒当政以后,卡西尔流亡国外,先后在英国、瑞典、美国的大学任教,1945年病逝于美国,享年71岁。卡西尔的学术视野极其宽广。在西方思想史这个领域,卡西尔写下了大量的著作,可以说,思想史是卡西尔著述的一个重心。我们可以把卡西尔看作是一个思想史家或哲学史家,但是,卡西尔更是一个原创性的哲学家。卡西尔创造的哲学可以称为文化哲学。《人论》就是卡西尔文化哲学之精要,代表了卡西尔文化哲学的核心旨趣。《人论》是卡西尔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著作,在一定程度上,称之为卡西尔的“晚年定论”,似乎也是可以的。
顾名思义,《人论》的主题是人。然而,在人文学科乃至社会科学领域,哪一部著作不讨论“人的问题”?讨论的哪一个问题不是“与人有关的问题”?哪一部著作能够完全撇开跟人的关系?既然如此,《人论》关于人的论述,到底有何新颖特别之处?原来,卡西尔的《人论》以西方思想史上关于人的各种论述为基础,提供了一种关于人的个性化解释:人是符号的动物。各种各样的神话、宗教、语言、艺术、历史、科学都是人以自己的符号化的活动所创造的产品,这就正如《人论》第二章的末句所言:“所有这些文化形式都是符号形式。因此,我们应当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animal symbllicum)来取代把人定义为理性的动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指明人的独特之处,也才能理解对人开放的新路——通向文化之路。”这里的文化,就是人运用符号创造的文化。
人的创造就是人的劳作。《人论》告诉我们:“人的突出的特征,人的与众不同的标志,既不是他的形而上学本性,也不是他的物理本性,而是人的劳作(work)。正是这种劳作,正是这种人类活动的体系,规定和划定了‘人性’的圆周。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都是这个圆的组成部分和各个扇面。”(第87页)每次看到这句话,我都会久久凝视。原来,人的特征或特质,人的本性或本质,都取决于人的劳作。无论是群体的人,还是个体的人,任何人都是由自己的劳作塑造而成的。你怎么劳作,你就是什么。卡西尔的劳作,就是全方位地研究人的存在,由此形成的《人论》,既有横向的宽度,更有纵向的深度,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4《Jurist in Context: A Memoir》
作者:William Twining
【推荐语】威廉·特文宁是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荣休教授,在一般法理学、法哲学、全球化与法律、证据法以及法律现实主义研究方面具有突出贡献。本书是作者学思历程的回忆录,讨论了法理学自哈特以来在方法与主题方面的发 展,以及法学教育在英美语境中的变迁——文字生动风趣,内容中八卦浓度毫不逊色于学术含量。法学学生可以从中了解到一位出生于英国殖民地连英语都说不全的“小子”如何“打怪升级”成为一代法理学世界级学者,法学学者可以从中看到一个年轻人从如何为人生前路所苦到成为学院政治的行家;专业读者可以从中品味法理学一路走来如何成为今天的样子,普通读者能够以此反思学术是稻粱谋的工具还是经过省察之人生的题中应有之义……本书可通读、可细读、可跳读、可朗读、可默读,但在酷暑中绝对不可不读:虽非居家必备之良方,但堪称枕旁厕上之佳伴!
#5《理想国》
作者:柏拉图
【推荐语】我有一个学生有种说法,是讲一个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主要来自于两点:要么有用,要么有趣,两者有一,就有吸引力,若两者兼备则必趋之若鹜,而两者皆无,必门庭冷落。其实读书也是一样吧。我扫了一遍书架,能同时满足这两个标准的书籍,寥寥无几。在这些有限的选择中,柏拉图的《理想国》看来是暑期读书的首选。从有用的角度来看,《理想国》足够经典。在学习和研究中用处广泛,但凡涉及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各门类脉络均可追溯;其主题足够广泛:政治、伦理、人生、教育、哲学、艺术……;她所提出的问题也足够有力地叩击你的灵魂:“正义的生活和幸福的生活哪种更值得追求?”“衡量善的标准究竟是其本身还是它的后果?”“什么样的公共生活是善的?”“究竟何种美德是值得追求的?”“如何看待衰老?”……而那些箴言式的句子,哪怕是读上一句,就回味无穷余韵悠长:“痛苦时会把平静当成是快乐。”“善不是所有事物的原因,而只是好的事物的原因。”“教育的目的是心灵的发展。”“激情过了头就会变成残酷和粗暴。”“邪恶不可能懂得美德和邪恶本身,而美德却能。”“意见(见解)就是知识和无知之间的东西。”“人的灵魂就像人的眼睛一样,拥有辨识理性的能力。”……显然,这本书的有用性不仅仅在学术,也在体悟生活和人生本身,可谓有大用。
从有趣的角度来看,《理想国》大量使用对话体,苏格拉底总是循循善诱,是一个顶级聊天大师,绝不会把天聊死。不论是第一卷中跟富商大贾兼长辈克法若斯聊,还是后面主要跟克劳孔和他弟弟聊,都能让对话不断深入,意见充分展现,但又能被引导到一个恰当的主题和角度上去,简直是聊天话术的世界级天花板。《理想国》中还有大量有趣的故事和隐喻经常出现在各类西方文本中:古各斯戒指和隐身的牧羊人、“金银铜铁”与身份的“高贵谎言”、有关现象世界和本质世界的“洞穴隐喻”、有关正义之报偿的“厄洛斯的传奇”等等。这些哲学寓言自古被反复解读,但每位读者也同样可以成为新的解读者。至于《理想国》所牵出的古希腊哲学与历史的宏伟画卷,让一个“轴心时代”的辉煌仍然穿透历史映入你心,站在思想巨人的身边聆听他们的对话,不香吗?吾生而有涯,而学海无涯。此刻就端起这些书本吧!
以上内容转自公众号“庭前独角兽“
您的浏览器当前宽度低于1400px;请使用1400px以上宽度访问。